电话:13485538018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保安知识库

本科毕业当保安,书都白读了吗?

来源:保安招聘网 时间:2023-03-28 00:00:00 作者:保安招聘网 浏览量:
最近,“孔乙己文学”频繁出现在新媒体各个角落。



帖子,弹幕,评论区。



说的是一群读过大学的年轻人,困囿于“读书人”的标签,在面对一些体力活时,无法放下自己的身段和面子。



“如果没有读过书,我一定心甘情愿地去工厂里拧螺丝,可是没有如果。”



“读了大学就为自己戴上了枷锁,如果那年没考上是不是会活得更好。”



“高中时在地理的答卷上写下‘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哪曾想写得竟是多年后的自己。”



写下这些话的学子,原本以为:



读书一定可以彻底改变命运。



结果毕业后才发现:



“我们只是变成了有知识的普通人。”



寒窗苦读拿回来的学历并没有让我们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反而成为了躬身生活时“下不来的高台,脱不掉的长衫”。



一本本书,似乎一步步把我们推向了酒馆的角落,成了只会写四种“茴”字的孔乙己。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不禁让人陷入了自我怀疑和沉思:



我们当初拼命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01

“读书无用论“又兴起

“读书一定能改变命运吗?”



这句话放在不同的历史语境,有不同的答案。



长久以来的儒释文化里,我们被根深蒂固地注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



的确,在古代,读书是普通人唯一能改变命运、完成阶级跃迁的通道。



所以,“金榜题名时”才被古代人们列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就像范进不过是中了一个举人,他的生活待遇和社会评价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到了当代,读书依旧是改变命运最稳妥的路径。



大学毕业后,端的是国家的“铁饭碗”,生活便有了着落。



那时候,人人都希望自己家能出个大学生,光宗耀祖。



那么,“大学生”这个群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失掉了原来的光环呢?



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启动扩招步伐,当时的理由是:



拓宽大学独木桥,降低高考竞争程度。



“物以稀为贵”,当大学生变得遍地都是时,文凭的魔力就失灵了。

据教育数据公司麦可思的研究显示:



大学向更多人敞开了大门之后,普通学生去了哪里?



二本、三本和高职高专。

所以,你会看到这样的新闻:



“4000块招不到专职司机,但可以招到会开车的大学生。”



“月薪3000,我在公司楼下当保安。”



于是,自我怀疑就开始了:



如果一开始知道,大学毕业之后只能找到这些工作,那么我们当初为何要绕这么远的路。



如果当初没有念过大学,现在做这些工作的工作时,是不是能够更加坦然。



“孔乙己的长衫”有时候并不是自己不愿脱下,而是周围人一遍遍为你穿上的。



家人辛辛苦苦,供出一个大学生。



如果你工作找的不满意,他们会很疑惑:



“你都上过大学了,都只是为干这些工作?

这些工作不上大学也能做。”



我们可以说服自己放下自尊,但却很难承受家人疑惑的目光。



说到底,当我们把读书当作一件很功利的事情,期待投资一定要有收获,那么注定是要失望的。

经济学上说,凡所投资,必有风险。



寒窗苦读的最后,不一定就能跟“功成名就”划上等号。



毕业之前,理想坐办公室,月入过万;



毕业之后,可能是成了蓝领,月入几千。



这就是毕业之后要面对的世界。



可能是与想象之中大相径庭的世界。



/02

给读书去“魅”

在我们的文化属性里,读书是普通人为数不多能完成“阶级跃迁”的通道。



考上功名,在古代可以直接跟做官划上等号。



所以,在社会的评价体系里,“读书”“入仕”成为了排在普通人价值顶端的人生大事。



相比之下,即使经商变成大户人家,仍然是“士农工商”的最底层。



可是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社会工种的极度细分,人们实现价值的方式变得多样化。



大家不得不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排序。



这几年,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新闻:



“30岁辞掉公务员,我去国外做蓝领”;



“从月薪4000到月薪20万,我是蓝领中产”;



“做名小瓦工,月入一万五,干劲十足”;



为什么大家宁愿做蓝领工作,也不愿意做脑力白领工作?


可现实是,当人们还在羡慕坐办公室的白领的时候,从事蓝领工作的工资已经不知不觉比白领还要高了。

小高是一位95年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房产中介。



薪水构成是:底薪4000+提成。



工作到三个月之后,他的工资已经可以稳定在1万左右。



甚至一度达到10W。



“当时是成交了一套900万的房产,客户一次性付清,第二个月发工资的时候,银行卡一次性到账12万。”



当然,这样的客户可遇不可求。



小高记得很清楚,从业以来,他一共只有过两次月入10W的经历。



“中介最吸引我的点还是薪资,只要够努力,就能赚到钱。”



年轻人越来越务实,不为一纸文凭限制手脚,这不见得是件坏事情。



当大学生逐渐失去原有的金边,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变成香饽饽之后,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开始逐渐转移。

这几年,就业形势严峻,与此同时,《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显示:


我国蓝领就业指数大幅回升。



高职、高专的就业率也远大于本科就业率。



于是大家的思路纷纷打开:



能够参加工作,比脸上的面子重要;



能真正赚到钱,比束之高阁的学历重要。



当蓝领工作的价值被逐年放大,到手的工资也越来越多,更多年轻人开始将从事蓝领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选择。



/03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读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对普通人来说,如果还是用以往功利的角度去衡量“读书”的收益,那么结果必然是差强人意的。



而当我们以不那么功利的视角看待“读书”这件事时,不执着于黄金屋和颜如玉时,可能反而会获得更多。



读书可以提升教养。



他们没有上过大学,我并没有嘲笑他们;他们却因为我上了大学还没找到好工作,而嘲笑我。



这就是读书的教化作用。



读书可以增长内涵。



所谓“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读过书的人,无论思想、气质还是谈吐,都是令人耳目一新,如沐春风。



读书可以开阔视野。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时常读书的人,既可以抬头仰望星辰,也可以感受到脚边细小却蓬勃的生命。



听得到远方的哭声,也看得到身边的烟火人生。



如果有一天,我们终将要落入庸常的生活里,

那些曾经读过的书,虽然其中的细节已经被遗忘,但是读书时的思考,却会融进你的精神气质里。



所以你看,读过的书,从来没有白费。



它有千般用,唯独没有一点:



禁锢你的选择。

读过的书不该成为困住我们的“长衫”,而是应该让我们打开视野,去过一种自己认同的、并且想要的生活。



当单一的价值评价体系逐渐瓦解,我们看到人们开始尝试多元化的人生:



“我,95后,大厂裸辞去卖盒饭,再也不用加班,自己也变得爱笑了。”



“互联网中层,离开大厂后,我去塔斯骂尼亚岛,当了一名电工。”



每个人的价值,都在解决真实需求的实践中,得以实现。



“劳动不可耻”,这句话从未在哪个时代,得到如今这样扎实的阐释。



每一份职业都该被尊重,靠自己双手挣钱更是理所应当。



如果仅仅因为读过书,就无法放下读书人的架子。



不愿意改变自身处境,天天怨天尤人。



那“书”可能还没有读透。



当普通劳动者依靠努力也可以过好生活,这才是一个真正值得期待的世界。



一个既需要科学家,也需要劳动者的世界。



一个既需要高级人才,也需要平凡的普通人的世界。



每一种人生都值得。



你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呢?和毕业时的预期有差别吗?欢迎来留言区聊一聊。




如何高效阅读(纪念版)

作者[美]彼得·孔普



毫无疑问,生活当中,你几乎每天都会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轰炸。你被浩如烟海的资讯和书籍压得透不过气。本书首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自学模式,让你在简单易学的练习与训练中获得革命性的阅读技巧。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也由此爱上阅读。



文章来源:十点读书
责任编辑:李钰韩
审核人:李双雷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客服服务热线
13485538018
工作日 9:00-18:00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09-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聚才人力资源 皖ICP备20008326号-14

地址:安徽省广德市科技创业园18#206室 EMAIL:qlwl@foxmail.com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